其他

学习强国: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


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

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。近年来,苏州创新要素集聚、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显著,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十一年居全省首位。2020年高新技术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0.9%和55.7%,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.5%。全市发展方式转变、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三大变革迈出强劲步伐。“十四五”是加快建设“强富美高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关键时期,苏州需担当起率先把“可以勾画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真实展现出来的历史使命。尽管,创新驱动已成为苏州经济发展主旋律,但对标“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”和“适应全球产业链新变局”要求,尚处开局阶段。在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重大难题、尽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和打响“苏州制造”品牌等方面,还应更有作为。

经过多年厚植深耕,苏州创新要素规模优势渐成。2020年年末人才总量达310万人,其中,高层次人才、高技能人才、双创人才、姑苏领军人才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增长57.30%、47.90%、92.40%和140.22%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772家,三类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突破万家,创新主体不断壮大。较“十三五”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几近翻番,有效发明专利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151.20%、527.9%,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竞争力不断提升。实现发展动力变革需以一定“浓度”的创新要素为保障,但是,实现从要素集聚到创新引领的质变,还需借助创新生态系统。《硅谷前锋》指出:硅谷的最大特点是高科技创业精神的“栖息地”,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思考才能解释硅谷的难以复制性。在当前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”和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变局”之际,技术与产业呈现非线性、跳跃式发展特点,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就愈加紧迫。

建设创新活力之城,还需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系统。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涵盖企业、政府、科研主体、中介机构、科技产业孵化器,还包括基础设施、制度、政策、文化等环境要素,具有复杂性、整体性和稳定性等特点。另一方面,创新生态系统强调聚合反应机制,既是系统内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,也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,具有自组织生长性和自我演化超越等特点。为率先把“可以勾画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真实展现出来,当前还需重点关注系统性理念树立、战略性布局和执行力提升。

首先,优化创新生态系统需理念先行。多元化、内生化和系统化特点要求突破以数量为导向的工作定式,要树立“系统性”和“生态化”理念。有关机构的创新生态系统报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借鉴。例如,国家信息中心构建的创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,包括产业、科研、培育创新主体,以及政策扶持、市场活跃、资本助力、平台载体、科创服务的生态环境建设。德勤的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机构、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,以及创新企业、高校数量、科研机构、创新人才、创新战略、创新氛围等二级指标,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对标维度。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,有利于客观把脉强项与短板,为创新活力之城建设提供精准着力点,为具体工作提供明确指引。

其次,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还需战略聚焦。在把脉苏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,还需进行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,聚力聚焦关键领域。在这方面上海和深圳均有可借鉴经验。例如,为补高等教育短板,深圳出台了《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和《高等学校鹏城学者计划实施办法》。为打响人工智能“一流创新生态”标志性品牌,上海制定了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,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》,聚焦激发各方创新活力、强化原始创新动力、提升支撑创新能力专项行动。为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,上海闵行区出台了《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意见》。

此外,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还需加强组织能力保障。三分谋划、七分执行,政策和文件可以借鉴,但组织能力还需自我打磨修炼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“非知之难,行之惟难”,建设一流创新生态系统,还需加强卓越组织能力建设,提升政策落实执行力,激发企业主体活力,形成以业聚人、以人兴业的高效运行机制,才能为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“最美窗口”提供有力保障。

作者:王世文,城市发展智库研究员,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



通知公告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电 话:0512-68782141

传 真:0512-68782141

邮 箱:ttud@usts.edu.cn

地 址: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99号